绥芬河的“土著”对你说

2018-02-01 来源:文联 作者:于丽君
    

有一种声音,枯萎了还芬芳,在多少深夜里,温暖我的脸庞。只知道那美丽,胜过一切诗行。流下第一滴泪,敞开第一次笑容,看到第一缕阳光,不管你现在身在何方,这里始终有一双期待而又充满慈祥的眸子在凝望。绥芬河,我在她的怀抱中生活了三十多个春秋,每当提及心中便涌起亲近的热流。

我与现在大多数从外地移民过来的绥芬河人不同,因为饱读诗书的外祖父是从山东闯关东来的绥芬河,在当时的阜宁镇一落脚,即让求师心切的街坊邻居们苦苦相留,成为他们孩子的先生。随着母亲的出生,外祖父也成了远近闻名的“秦先生”。三十多年前,我就呱呱坠在绥芬河的土地上,因此也就毫无悬念地成为绥芬河本土的“土著居民”。从那一刻,我的热血就深深地融入到绥芬河,同呼吸,共命运,一同经历复杂的成长。

 绥芬河因中东铁路的修建而兴起,更因这条道路的畅通而带动了贸易发展,活跃了经济。新中国成立后的十余年间,中苏战略物资和进出口货物大多数从绥芬河出口。绥芬河也有了海关,工作出色的父亲被从图们海关挖到绥芬河。生活在称为“团结大院”的海关的家属院,从小就常去火车站看和我们不一样的前苏联火车,去站前的苏联红军纪念碑旁边玩。那时,火车的汽笛声常常划开静谧的夜空,打破小城清晨的宁静。至今,车站上没有落幕的换装,白天、夜晚总是那么紧张,绥芬河跃动着不甘沉默的诗行。

 对前苏联开放的大门一经打开,绥芬河涌来了八方的淘金者。“玉米香”白酒、“大大”泡泡糖和当时还没有规范的市场上的假“阿迪达斯”都曾是前苏联居民的最爱。甚至于还出现了前苏联人把中国人民币的“五元”,当成“五角”的稀罕事。因为当时他们国家面值大的钱小,面值小的钱大,与我国正相反而出现这样的“国际玩笑”。新生事物不断出现,外人不懂的新词也开始流行“欠欠”(拿东西交换的意思)、“倒包”(中国人或前苏联人把货物运到国外)、“倒爷”(倒包的中外生意人)、“搭伴”(不同国家、不同民族的男女为了生活和经商的方便而组成的临时关系)。

在现在的北海公园,当时是个露天的大市场,前苏联人和中国人在这里交易。一瓶“玉米香”白酒就能“欠欠”到五顶俄罗斯呢子礼帽,两盒“大大”泡泡糖就可以“欠欠”到一件上好的俄罗斯毛料大衣。在这里真的就上演了一年,甚至是一月暴富的神话。绥芬河现在满街跑着的“悍马”、“保时捷”、“宝马”、“奥迪”的主人有些就是在那时掘的第一桶金。

绥芬河人没有小富即安,而是把目光投向更远,成立中俄贸易综合体, “努力把绥芬河打造成北方深圳”。“百年口岸”、“木业之都”、“数字城市”、“北方深圳”、“商旅名城”已经成为绥芬河的城市名片。绥芬河又辟建了保税区,这一难得机遇又会迎来崭新的发展空间。

绥芬河市不仅地理位置优越,经济发展迅速,而且人文、历史、地理等都渗透着文化的元素。散去的烽火硝烟中天长山要塞还在回忆着那段屈辱的历史,嘠丽娅秀丽的脸庞镌刻在于大山,和平的声音仿佛还在山间回响。青山秀水,澄明的天季,就连空气都是阳光的、绿色的,深吸一口,浸人心脾,让多少来自大都市的游客流连、难忘。山地的气候,让绥芬河的昼夜温差明显,即使在炎热的夏季,每当晚霞升起,总有清风习习,而这里也就当之无愧地成为著名的避暑胜地。雪儿的精灵总会在冬天如约前往,银装素裹中不含纤尘,迷人的冰雪风光,总在不经意时让人眼前一亮。森林公园滑雪场又让运动的乐趣在中外朋友心中飞扬。大白楼、人头楼、谢达亚?尼古拉教堂等欧式建筑演绎着曾经流逝的历史,诉说着曾经的闪光和当今的发展成长,仿古建筑和现代建筑又在新构想中融汇交织。

无论是土生土长的绥芬河人,还是生活在绥芬河的外来人,都被绥芬河的博大胸襟所包容。有容乃大,兼收并蓄,这也将是绥芬河的城市风格和发展的助推器。小到个人大到民族都要成长。不仅是绥芬河、更有我们的国家,经历过列强欺凌的痛楚,在中国共产党的鲜红旗帜下,踏过历史的硝烟,高昂起头颅,正迎着新机遇而快速发展。曾经记载着自己的人生轨迹,家乡已经被注入了情感内涵,这种情愫已经融进了我们的生命。愿绥芬河实现新的跨跃与赶超,这不仅仅是我这个“土著”居民的希望,也是在绥芬河工作、生活的所有人的希望。绥芬河已经不仅是我们的、中国的,更是世界的!

 

主办单位:中共绥芬河市委员会、绥芬河市人民政府
承办单位:绥芬河市信息中心
访问统计: